岭大生物学家与研究伙伴揭示中国自然保护区内的偷猎活动

随着愈来愈多栖息地遭受破坏和被开垦,人们或会认为自然保护区是受威胁物种的最后避难所。然而,岭南大学生物学家方健恩教授与其研究伙伴,包括来自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的龚世平博士,以及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施海涛博士两名首席硏究员,早前进行了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内地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并非如此。

 

中国内地已建立了约2,700个自然保护区,覆盖范围达146万平方公里,但许多都管理不善,以致容易出现偷猎活动和被人类侵占。由方教授及来自海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大学和广东多个实验室研究人员所进行的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项目发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省56个调查所覆盖的自然保护区中,全部均有龟的偷猎活动。

 

硏究团队透过实地考察、业界调查和面谈收集数据。从实地考察所得,团队经常在自然保护区内碰到猎人,并发现许多狩猎工具。与历史数据或邻近较少受狩猎影响的地区比较,调查地区内龟的生活密度减少逾89%。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省64个市场的调查中,发现了15个本地品种共逾4,100只野生捕获的龟,包括国家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部分濒危和极危品种。

 

根据面谈结果,偷猎活动常见於61%自然保护区。在89%自然保护区中有工作人员参与偷猎,他们的动机除为了自己享用猎物,亦为了出售猎物获利。比起自然保育,大多数(62%)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对商业项目更感兴趣,这可从84%自然保护区建有水力发电厂和作生态旅游用途的酒店及餐厅反映出来。

 

自然保护区内偷猎活动的惊人影响并不只限於龟,其他具有食用和贸易价值的物种亦有被偷猎迹象。这主要由於管理不善,以及缺乏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硏究团队提出以下建议:(1)自然保护区内的商业活动应严格受国家政策限制;(2)建立有效的检讨制度,以评估自然保护区的效用;(3)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严格监督应有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交媒体的参与。

 

方教授说:「我们希望团队的研究工作有助改善保育中国内地的丰富生物多样性。」有关硏究结果已刊登於《当代生物学》期刊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