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學金得主於柏克萊開拓國際視野

  • 學生成就

2019年10月22日

在滙豐海外獎學金2019/20共$300,000港元的資助下,主修歷史的二年級生歐陽家熹Connor(圖,最左者)正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展開為期一年的海外學習,從中培養環球視野,了解不同文化。

 

意欲成為博物館策展人的Connor認為,「出國交流不是為了吃喝玩樂,它應具教育性、資訊性及啟發性的」。他與我們分享最近的生活及學習體驗。

 

你為何喜歡歷史?有特別感興趣的時期或範疇嗎?

我喜歡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社會階級和功能的形成。

 

我特別愛好鑽研歐亞貿易史、中國科技史及歐洲現代史。中國現代史亦是我最近愛讀的範疇。

 

博物館有何吸引之處?你最喜博物館是?

博物館是集回憶與知識一身的公共空間。不管我們是在沙田欣賞粵劇,或是到尖沙咀鑑賞漢朝古墓俑,都可透過展覽、蒐集及保藏古物,建立共同的身分,或是一份共享的回憶。

 

我不會忘記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的宋瓷,傑出的中國陶瓷工藝讓身為中華文化一分子的我感到自豪。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為鳥兒賦予生命的作品也教我難忘。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博物館體驗,就是香港海事博物館的貿易史展覽。該展覽正正反映學術研究如何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把課堂知識融入博物館或相關機構中。

 

你認為現代科技如何能夠提升參觀博物館的體驗?

數碼科技無疑能為觀眾帶來刺激,也正因如此,在應用於博物館時更要審慎而行。

 

只要善用數碼媒體,甚至其他更先進的技術如3D全息投影或互動展品,要寓教育於娛樂並非天方夜譚。例如「唐長安」展覽運用數碼媒體重塑出整個城市,配合有關唐代基建與市集百態的實體展品,就是最佳例子。

 

若在展覽加入遊戲元素希望達到教育目的,但最後淪為只供玩樂的工具,反而會讓展覽失去焦點而失色。

 

總括來說,數碼媒體的潛在價值毋庸置疑,但策展者不應只著眼於其表面效果,反而應該思考如何善用數碼媒體提升整個展覽的質素,將實體或文字展品串連起來。

 

柏克萊加州大學之旅如何?跟在嶺大學習相比,有甚麼異同嗎?

一切都很順利。認識新朋友、上課、煮食、從事新的學術研究。靈感來了就寫寫論文甚至小說。

 

兩所大學最不同的地方是學習環境。在柏克萊,課堂十分具競爭性,不論是同學互動,還是課後溫習,我都感受到同學們奮力追求卓越的學習氛圍。無形的壓力雖然有時會令人喘不過氣,但也推動我積極裝備自己。

 

沒有滙豐海外獎學金,我絕對沒有機會獲得這些體驗。我亦感激嶺大一直給我的支持及教導,令我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