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及發展中心
城市共享學習資源
城市共享 (Urban Commons)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方式,指的是一個特定地區或社區的公共資產/財產(common properties 或 common resources) ,由生活在該地區或社區的人,以非營利為前提,透過共同分享、管理的過程 (commoning)去使用這些資源,以實踐一種不同於強調私有、自利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
都市地區的人口密集所帶來的高度資源需求,進而造成的資源昂貴現象。此種情況下,城市共享不以市場價值來衡量與分配資源的實踐方式,為都市人帶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不一樣的香港社會經濟 : 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的想像
潘毅, 陳鳳儀, 顧靜華, 盧燕儀 編
出版: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年份: 2013年
香港社會正處於發展的十字路口,不僅在金融領域、貿易和工業,而且在食品安全衛生、污染、住房、勞工權利和扶貧方面,均面對全面的挑戰。 本書將討論香港超越市場經濟 (Market Economy) 的新方向,並探索香港的社會經濟 (Social Economy) 發展的可能性,以致力探討長期持續的經濟如何能在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中取得平衡,由此建立一個秉持經濟發展、社會平等和環境保護等原則的社會。 書內展示多個成功發展社區民主的社會企業個案,是實踐社會經濟模式的範例。
這系列的教材起源自於嶺南大學舉行的工作坊系列。無論你對城市共享的概念陌生、還是正尋找靈感,希望這套工具可以啟發你的行動。


在天水圍實踐社區經濟|天姿作圍
范詩婕女士(天姿作圍前組織幹事)分享「天姿作圍」這個由街坊共同參與成立的組群,如何在天水圍凝聚區內居民,透過與周邊農業連結,結合居民的智慧與技能,讓街坊重新掌握及共享社區資源,為非主流經濟的實踐尋找出路。


作為全球平台合作運動Platform Cooperativism Consortium (PCC)的香港成員,這個網站提供簡單的參考實例和方法,以新舊平台手段推動社區合作共享。
「分半鐘COMMONS」 以輕鬆的方式介紹COMMONS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