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及香港觀鳥會研究揭示保育后海灣濕地 對保護數量減少的水鳥物種非常重要

嶺大科學教研組聯同香港觀鳥會早前進行首項聚焦中國沿海的研究,調查42種后海灣水鳥在過去20年間的種群數量變化,以評估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對水鳥的不同威脅和影響,並提供重要的基線資料,對數量逐漸減少的水鳥物種作出保育建議。

 

是次研究旨在識別水鳥的物種特徵,與牠們的種群數量變化的關係,有助了解牠們在繁殖和遷徙方面遇到的不同威脅。嶺大和香港觀鳥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998至2017年期間的42個越冬水鳥物種,發現其中有9個物種,包括黑臉琵鷺、黑翅長腳鷸、池鷺、青腳鷸、白腰杓鷸、大濱鷸、小鸊鷉、太平洋金斑鴴,以及反嘴鷸的種群數量,在過去 20 年間顯著上升。其中,黑臉琵鷺是唯一有足夠數據證實,其區域性種群數量的增長,是基於過去30年間國際保育努力的成果,而目前黑臉琵鷺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仍被列為瀕危物種。

 

研究團隊指出,越冬水鳥的種群數量變化,與其繁殖地和停棲地等物種特徵有關。就繁殖地的影響而言,水鳥在西伯利亞南部繁殖的物種數量,較東亞地區減少的幅度為多。至於停棲地方面,團隊發現依賴黃海停棲的物種數量,較其他物種減少的幅度為多,相信與黃海地區的泥灘在過去50年間,因受到沿海開發而導致其生態價值大幅下降逾百分之50有關。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體型較大的物種,例如卷羽鵜鶘和鴨子,在過去20年間的數量較小型物種減少得更多,估計與人類狩獵有關。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有採取保育行動的迫切性,以扭轉棲息地急劇減少和劣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項新發現近日已於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

 

詳細調查結果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