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公布「香港-中國內地經濟融合指數(1990-2019)」

為慶祝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嶺南大學香港商學研究所推出全港首個「香港-中國內地經濟融合指數(1990-2019)」,採納從1990年至2019年期間的多項經濟融合文獻,並分析不同來源的檔案資料而成。結果發現,香港與內地兩個經濟體隨著時間的推進,已變得高度融合並相互依存。調查結果又顯示,兩地經濟融合對本港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不過,亦對本港的經濟發展和管治帶來一系列問題,需要進行政策探討,尋找解決方案。

 

嶺大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崔耕教授指出,經濟融合有助消除香港與內地之間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壁壘,解放生產要素,鼓勵經濟實體之間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和生產。他說:「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水平從1996年起穩步增長,直到2019年達至顯著的高水平。我們發現,融合指數與香港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整體正向的長期關係,指數與數項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成正比,包括本地生產總值(GDP)、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兩項,這表明經濟融合是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

 

崔教授認為,是次研究結果為兩地經濟融合與其他社會經濟指標,以及公眾對政府和社會的民情提供了量化分析。他指出,兩地關係一直是社會激烈爭論的議題,但經濟融合能否帶來社會凝聚力和長期穩定,仍然未有定案。他相信是次研究的發現,對於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未來分析和制訂公共政策時,將會成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參考。

 

有關「香港-中國內地經濟融合指數(1990-2019)」完整報告將於國際學術期刊《亞太商業評論》(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上發表。

 

按此瀏覽研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