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嶺」計劃參賽者積極為社會有需要人士求變

各種切身的社會問題帶來改變的契機;年輕人應當勇於面對挑戰,積極為社會創造正面影響。

 

為了培養優秀嶺大學生的創業思維和領導才能,「越嶺」計劃在田家炳基金會港幣60萬元捐助下,於2018年正式展開。

 

計劃勝出者將獲得全額資助,前往以創新、創業文化及高端科技聞名的城市特拉維夫,參加為期一星期的旅遊學習體驗。

 

然而,最讓參賽者們重視的,還是實踐原創意念、孕育創業精神的過程和體驗。

 

「越嶺」計劃2018/19:Flying Sis

 

由四位女生組成的Flying Sis致力促進本地外傭融入社區,她們說:「參加此計劃是為了在嶺大畢業之前做些有意義的事。這是一個寶貴機會,讓我們善用大學的資助,做些能夠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的事。」

Flying Sis:外傭不只是外籍人士,更是我們社會一分子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於2017年的研究,全港約有352,000名外傭,佔整體就業人口的9%,受僱於11%的本港住戶。

 

「周末時到處都是休假外傭的蹤影。對我們而言,這些外傭不單是外籍人士,更加屬於社區的一分子。透過社會支援,她們有活出精彩人生的權利。」Flying Sis解釋道,隊員包括同樣修讀社會科學的葉梓晴、鄭珈珈、單瑞婷及陳淑芬。

 

Flying Sis渴望為於香港工作的外傭提供支援服務,改善外傭的生活質素,協助建立她們在社區的歸屬感。在過去兩個月,這群女生舉辦了三項工餘活動,為外傭的假日生活加添色彩,分別是「西環城市定向」、「深水埗城市定向」以及「英語會話班」。

 

「她們大部分都是首次參觀廟宇、品嚐傳統小吃、發掘不同地區街道的趣聞。」隊員們說,「其實,外傭對於香港的每事每物都滿有好奇心,不論是物質還是文化上的特色,還有我們 — 香港人。」

 

可是,過程不似預期中一帆風順;但信心總有莫大影響力。「當計劃還在起步階段時,我們缺乏宣傳渠道,外傭對我們的活動沒什麼信心,導致參加率非常低。」Flying Sis回想道,「後來我們決定主動出擊,親自派發傳單,又與外傭面對面談天;我們的熱情贏得外傭的信任,她們甚至樂意把活動推介給其他『姊妹』,成為最佳宣傳途徑。」。

 

Gatherly相信:不可能也可以轉化為可能

 

「越嶺」計劃2018/19:Gatherly

 

Gatherly與Flying Sis一樣,由快將畢業的四年級生歐陽詩雅、陳學軒組成,他們分別主修市場學及政治學,希望將創新價值觀帶入社區,尤其是大眾對長者的印象。

他們指出:「很多長者仍然有能力貢獻社會,銀髮一族仍然值得社會認同。舉例來說,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不擅於牢記近期的事物,但他們對久遠的事記憶猶深,他們比誰都更勝任歷史導賞員一職。」

 

該隊伍透過建立工作配對平台,連繫長者和招聘機構。「這個概念在西方國家非常盛行,當地『老友記』會以小班教學形式教授英語,此舉更能促進社區的知識傳播。」Gatherly說。

 

參考外國的做法,Gatherly舉辦了由長者導師主持,如皮革、手帕等手工藝興趣班。他們深信,長者們所追求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加是社會認同和參與。

 

兩位同學不但感謝「越嶺」計劃的資助,也珍惜大學安排專業人員帶領定期輔導,Gatherly表示:「計劃幫助我們與社會不同持分者建立友好關係,同時透過實地考察了解更多安老服務的最新趨勢和科技應用。」

 

過程中亦訓練他們的靈活頭腦。Gatherly回想道:「在一次藍染工作坊,我們事前並未預計到等待藍染製成品乾透時,原來有一段頗長的空檔時間。幸好,我們即興聯同長者導師安排了問答環節,讓參加者不至於呆坐白等。」

 

PUP賦予塑膠廢料新生命

 

「越嶺」計劃2018/19:PUP

 

詩詞、商業的偉大靈感總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所得。「看到一幀圖片,揭示了一隻海龜被膠飲管堵塞鼻孔的慘況,不禁讓我們衍生對塑膠廢料的關注。」由趙芷彤、陳嘉欣、梁依依及梁納志組成的PUP隊說。「很多環保機構著重提倡減少使用膠飲管、膠餐具,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但在回收前升級改造塑膠廢料成實用的物件,不也是一個好方法嗎?」

升級改造可把不能回收的塑膠廢料「起死回生」

 

通過一系列活動,PUP的環保先鋒們希望將升級改造塑膠廢料的綠色文化帶入社區。他們去年12月在荔枝角D2 Place舉行了「聖誕升級改造市集」,教導公眾人士利用棄置膠樽製作聖誕小飾物。他們下一站將會在嶺大,舉辦名為「以物易物的膠袋?」的塑膠合併活動,在校園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膠袋搖身一變成杯墊等製品。

 

Eco-Fitness:在文科學習中揉合商業智慧

 

「越嶺」計劃2018/19:Eco-Fitness

 

同樣在嶺大校園,另一「越嶺」隊伍Eco-Fitness於今年2月,在天幕設置了一連兩日的「Blender Bike」免費試踏,讓師生體驗以踏單車方法供電予攪拌器,做運動同時製作奶昔飲品的樂趣。除了趣味十足,此項活動也呈現創新和愛護環境的概念。

該隊伍積極在本地大學宣揚一項嶄新運動模式,旨在將運動所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力,長遠在社區營造定期運動的健康文化。

 

「在過程中,我們有機會在社會實踐創新意念,為此必須有良好的團體合作精神。我們幾個均來自文學院,平時在課堂上較少機會可以展現創業想法。」Eco-Fitness成員徐嘉雯、楊麗菁和李嶸靜表示,「『越嶺』計劃培育我們的商業思維、領導才能、團體合作及慎思明辨技巧。」

 

她們分享道,多得在撰寫計劃書予贊助商時所下的苦工,提升了寫作和協商技巧。三位同學說:「同時,我們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從而培養我們的資源管理技能和自主學習。」

 

「越嶺」計劃2018/19:Lingnan Cooking Club

 

Ringo HARRISON與Connor AUYEUNG組成Lingnan Cooking Club,以灌輸日式及韓式家居烹飪資訊予香港學生為宗旨。他們發現時下的香港青少年大多不擅煮食,甚至不懂得如何清潔碗具;鑑於這個問題於多個蓬勃發展的城市都很常見,他們希望社會關注兒童教育缺乏求生技能一環的情況。

「越嶺」計劃下合共11支參賽隊伍將於3月13日在嶺大校園設置攤位展覽,介紹各自回應不同社會需求的創新意念。勝出者將於4月6日的匯報後誕生,他們會獲得主辦單位提供的領導訓練,為每個未來創業家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