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ite Background

嶺大設計自我評估練習助隔離人士提升心理質素

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不少市民從海外地區返回香港或內地,均需接受強制隔離,為期14至21天不等。然而隔離期間的獨處過程,不免會為隔離人士帶來情緒上的影響。嶺南大學(嶺大)和富李宗德諮詢及輔導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有見及此,設計了一套讓隔離人士自我評估的問卷調查及干預練習,有效提升他們在隔離期間的心理質素。

 

研究中心聯同佛山市順德區伍仲佩紀念醫院心理科,於2021年8月至今年3月訪問了125位在大灣區佛山、珠海及深圳等地單獨隔離14天或以上的人士,並成功收回了103套問卷。

 

每位參加者從開始隔離初期(不超過第三天)開始通過手機或電腦填寫問卷,包括自我評估身體、情緒、行爲、獨處能力和「成長型」思維等狀況。然後在隔離中段(第八天左右)及後期(第十三天左右)再各自填寫一次,以追蹤其上述各方面的變化。

 

參加者亦隨機分為三組,當中兩組人士分別進行一次及四次的干預練習,第三組則為對照組別,期間並未接受任何干預。調查發現,雖然大部份隔離人士於隔離期間都能保持身心於健康水平,但當中亦有部份人士出現焦慮、孤獨及無助等負面情緒。接受自助練習的兩組人士,其心理狀態、「成長型」思維能力及感恩心態等方面,均能有效提高。當中接受四次自助練習的組別,其心理質素的持續性更比只接受一次干預的組別更強。

 

領導是次研究的嶺大和富李宗德諮詢及輔導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暨應用心理學講座教授蕭愛鈴教授表示,嶺大是次設計的自助練習主要加強受訪者的成長型思維,讓他們提高受壓能力,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和挑戰。她說:「隔離是沒法改變的客觀事實,所以我們只能調整自我的心理狀態去應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研究中的自助練習引導了受訪者明白是次隔離對個人及社會的意義,從而加強他們面對獨處的能力。」

 

設計的「成長型」思維自助練習的嶺大應用心理學系博士畢業生(現任惠州學院講師)林諾洵博士說,,這次干預的設計理念,是在引導個體理解自己當下行為對社會和個人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其認識到提升個人獨處能力在當下的意義,進而用成長型思維來提高個人的獨處能力,以更好的應對單獨隔離的環境。她表示,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源自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杜維克博士(Carol Dweck)的研究,相信不論天賦、環境如何,人生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的才智通過鍛煉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蕭教授表示,嶺大設計的簡單練習,通過網上視頻和自我問答完成,平均每次只需幾分鐘,就能綜合提高隔離者的成長型思維能力、提升一般健康狀況、心理幸福感狀態,又能提高感恩心態和獨處能力。她說,通過是次調查,自助練習證實是有效的,嶺大未來會把練習於網上平台分享,讓有需要的人士自學,期望透過提高成長型思維,增强市民的抗疫心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