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嚴康焯 & 唐正馨

e4f0743b2772db51b60b565ff6c8deb0.jpg
5a572cadbeb178cef929ca9e4479cae1.jpg
不少人進入大學前憧憬著美好的校園生活,更嚮往認識一輩子的好友,甚至一生中的最愛。Liberty大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大律師嚴康焯Foster以及現為Slasher(斜槓族)的唐正馨Dorothy於千禧年初分別在嶺南大學翻譯系及社會科學系畢業,因嶺南結下夫妻緣份。雖然有著不同的出身、學歷背景及工作經歷,但憑著對教育界及嶺南的熱誠,抱著薪火相傳精神的兩位至今仍竭力為嶺南大學及嶺南教育機構服務,體現嶺南教育精神 — 「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宿舍精彩生活 認識對方的起點
當年Foster在申請大學聯招時偏好語文科目,而嶺大的翻譯系當時享負盛名,因此得知被取錄時他相當高興,Foster直指翻譯系的陳德鴻教授可算是其恩師,至今對他的課堂仍留下深刻印象;而以社會科學系入學的Dorothy慶幸得知學科分為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三大範疇,其中,經濟學更由時任校長陳坤耀教授親自教導。談到大學三年間最具影響力的嶺南文化,Foster笑說:「當然是舍堂文化啦!因為在宿舍認識太太,是嶺南的舍堂文化送了太太給我。」Dorothy接著分享,嶺大校舍的規模及人數相對上少,師生關係較為密切,尤其宿舍生活與同窗如一家人般日夜相見,自然成為人生中的難忘回憶之一。
 
當問及在學期間有何趣事,Foster津津樂道地回應:「我猜我奉獻了大部份時間給一個名叫Age of Empires(《世紀帝國》)的電腦遊戲。由於當時普羅大眾的家用寬頻不算普及,擁有寬頻是一件非常奢侈的成就,因此同學們都會利用宿舍寬頻的優勢,對遊戲作『深入研究』。」Dorothy笑說她的生活相對健康得多,承接她中學校隊的身份,大一時她也加入了排球校隊,唯一令她感到不習慣的是由白天改為晚間的訓練時間。

畢業後的分岔口 感激嶺大栽培
Foster在大學首年醉心於電腦遊戲上,學業成績未算出眾,後來因渴望到美國參與學生交換計劃,得到機會後發奮圖強,漸漸感到讀書並沒想像中般困難,成績日趨進步。2002年於嶺大畢業後,他更前往諾丁漢大學修讀哲學碩士課程,回流香港後期望發掘多方面發展,因而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以及當時剛成立的法律JD學位。為何選擇法律為終身事業?他說:「我自小喜歡辯論及演講,修讀法律後發現更有興趣,便開始研究自己應往律師或大律師的方向發展,入行後更確信自己選擇正確,因為我很喜歡法庭及處理刑事案件。」雖然最後未有從事翻譯相關的工作,但他指嶺大學到的知識對從事大律師大有幫助。他分享,修讀翻譯系有助增強中英文的語感,語文方面的知識必定是畢生受用,尤其早年缺乏人工智能的翻譯軟件,若當年要作中文審訊或書面陳詞,未有翻譯學歷背景的同學可能會有挑戰性,但對於翻譯學出身的他相對較易上手。
 
至於Dorothy,「後來居上」四字可充分形容她的讀書經歷,「可能因為宿舍生活太精彩,當時想法亦尚未成熟,因此起初的學業成績平平無奇。偶然在升大二的暑假與中學同學見面,驚覺眾人話題已圍繞職涯規劃,令我反思自己是否要加快步伐,還好其後兩年成績有進步,更成為Dean's list(院長嘉許名單)常客。」臨近畢業之際,Dorothy被經濟學的教授邀請繼續進修甚至申讀哲學碩士(MPhil),然而當時她未有進修的計劃,反而希望盡快找到心儀工作,能在經濟上支持自己和家庭。工作數年後,她決意進修碩士課程,此時正值Foster剛完成市場學理學碩士,她以後輩身份向學長取經,不僅選讀了同一個碩士課程,更因此變成情侶。其後Dorothy因Foster的工作關係,希望透過進修了解另一半的事業,因此於香港中文大學完成法學碩士(中國商業法)。被問到為何沒有考慮一同於法律界發展,她笑道並分享趣事:「最主要原因是不想與丈夫當同行。當初其實也考慮過普通法法學碩士,但他指我的普通話能力適合讀中國商業法,香港法律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向他請教,兩人互補,聽起來好像很划算和合理。後來有次向他問功課,他竟說不懂,那時他才透露不讓我選讀普通法的原因是不想幫我做功課!」嬉笑間,可見兩位學長感情很好,羡煞旁人。

工作崗位大展拳腳 將興趣融入事業
由本科到碩士進修,兩夫妻在各自工作崗位發揮所長。Foster的大律師工作看似光鮮,他也分享背後經歷過的挫折點滴,「有時盡心幫助客戶後結果未如人意,他們可能反應很大;相反也試過官司結果很好,但客戶卻提出更多要求,例如價錢方面的調整。即使以上並不影響工作結果及個人專業,但情感上會受到影響,需要時間消化和接受。」
 
Dorothy則從大學期間已心儀從事活動策劃,她覺得活動前所有東西均由零開始,慢慢創立,猶如拼圖般把不同元素拼在一起,活動當天看見成果很有滿足感。所以她畢業後分別於報刊、投資銀行等機構內策劃活動,更需要不定期到海外工作。她指大學的宿舍生活讓她變得獨立,適應職場工作不困難,反而危機處理才是一生的學習課題。「以前通訊軟件並不先進,只有長途電話或電郵的選擇,再加上身處陌生的地方,又沒有熟悉的團隊在旁,很多情況都要臨場執生。」這曾為Dorothy帶來不少工作壓力,不過亦成為了一個推動她正視壓力及跳出舒適圈的契機。
 
面對工作壓力,Dorothy發展瑜珈、傳統日本舞、銅鑼冥想等個人興趣,學習過程不單被療癒,後來更萌生辭去全職工作的念頭,開創品牌《心銅鑼》,冀望推動心靈健康概念。「擁有瑜珈冥想導師執照後有一直授課,加上家中有個銅鑼,當時我在思考能否將它推廣給大眾。」她接著解釋不是每個人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釋放負能量,除了坊間的心靈輔導班、相約朋友聊天,銅鑼冥想也能是一種與別不同的紓壓方法,只要躺著便能感受銅鑼帶來的療癒和心靈撫慰。「丈夫的工作有著不少壓力,故此開初視他為『白老鼠』在家試驗,直至他認同銅鑼冥想有效後,便開始邀請朋友體驗,碰巧當時租金因疫情回落,所以租下這間工作室闖一闖。」Dorothy現為嶺南中學校監,不時將銅鑼冥想帶入校園,希望加強老師、學生及家長對心靈健康及優質放鬆的概念。

感染傳承精神 共同回饋嶺南
Foster現時在法律界外亦擁有不同公職身份,例如香港教育城董事會成員、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董事局成員,更為嶺南大學現任校董會成員及嶺南教育機構董事,畢業後與嶺南的連結不減反增。他指有次在飯局上認識了老一輩的嶺南人,被他們的熱情感染及改變,逐漸投放更多時間及心力服務嶺南。即使在社會上服務過不同機構,Foster認為嶺南有著獨特的情感及文化傳承,人際關係尤其密切,「有次在大學活動認識的學生主持是翻譯系直屬後輩,閒談間發現她有興趣了解大律師的行業,因此安排了她跟隨我實習兩週,最後她有意於法律界繼續發展,因而半工讀法律,現在她已找到一所大機構實習了!看見她就如自己年輕時接受嶺南教育,所以長大後都想出一份綿力。」
 
現為嶺南中學校監及嶺南幼兒園、幼稚園(小西灣)兩校校董會成員的Dorothy指,嶺大校訓「作育英才,服務社會」在成長後慢慢在人生滲透出來,期望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他人。她認為教育界服務不但令自己生命更精彩,還能擴闊人際網絡,認識不同界別及年代的嶺南人。

成功靠努力 寄語後輩三思及堅持
Foster和Dorothy坦言成功是沒有捷徑的,Foster引用舊嶺南人常說的傳統精神 — 「嶺南牛」,意思是做每件事都必須努力,但不代表要像牛一樣不顧一切向前衝,相反應該全面地思考如何能發揮最好,才能邁向成功的道路。在Foster的專業範疇而言,他認為從事法律講求自律性,工作13年的他至今也堅持早上10時回到辦公室處理事務,否則難以保持及調節工作心態。他亦寄語新入行的後輩可透過研究不同案例和書籍,深思個人發展方向及事業專長。「世上沒有絕對刻板的事情,只要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選擇就在你手中。」
 
而Dorothy借校歌的一句詞:「奮前莫畏難」,她以過來人身份寄語後輩,帶著目標及夢想畢業是值得欣賞,但切忌著急,因為成果並不是必然,但堅持必然會看見終點。此外,她亦了解時下青年想投身Slasher(斜槓族)的趨勢,她勉勵眾人需三思:「現實地說,跳出comfort zone(舒適圈)及追夢需具備一定條件,雖然你能短期內嘗試不同工種,但可能會給人有種『周身刀冇張利』的感覺,所以我認為先工作數年會較為合適,最少你能擁有穩定的資金和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