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ite Background

中医如何认识新冠病毒病

COVID-19

 

钟伟杨   注册中医师 

[2020-08-30]

 

中医认为本病与古书描述的疫症相同,由「天地之疠气」所致,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且病状相似,并按照一些规律在体内传变。虽然病毒从口鼻而入,但受袭的不独肺脏,亦可影响消化、神经等各个系统,影响体内气机通调,甚至营卫气的循行,故本病需从整体角度论治。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著眼点往往不在病毒本身,更强调天时及地域的差异,以及患者的正气盛衰,决定治疗方法和判断转归。 

 

正气的顾护 

 

中医对疫症的易感人群也有论述,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认为正气不足的人除了表现虚弱,易感外邪;倘若得病,预后也差。故此时刻「顾护正气」是对抗疫症,强身保健的大原则。然而「正气」涵盖内容并非单一,不同体质的人,护养正气方法亦有所不同。 

 

参考今年初华中地区的调查所得,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病发初期的体质分类以痰湿质、阳虚质为主,气虚质及阴虚质次之,其后病情发展亦以湿浊内困为主,故此早前国内中医专家推荐「武昌模式」,让社区全方位使用中医药方法干预,行之有效:使用的药方以温阳化气、祛痰除湿为主,如苍术、紫苏叶、藿香,辅以益气养阴,如黄耆、五味子等。此外,常於中脘、足三里等穴处施灸,亦有温阳益气祛湿的效果。 

 

唯香港处於岭南,时地与方药不尽相同,如用之调理体质,宜请先谘询中医。但是,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生冷、少滋腻、忌烟酒、避冷气、勤活动、妄作劳,保持充足休息、二便畅通、心境恬静,均是减少痰湿积聚、提升正气的方法,看似简单,在抗疫时间亦不忘重视。  

 

中医治疗:以「化湿」、「解毒」为核心 

 

国内凭藉比较成熟的中医药体制和条件,早在疫症初期已有中医专家进入前线介入诊治,制定中医治疗内容并纳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之中,甚至建立以中药为主的方舱医院。总结专家经验,新冠患者早期主要出现「寒湿」和「湿热」两种证型,并往向内郁闭的方向发病,故治疗以「化湿」、「解毒」为核心,参考多个经典方剂制定「三药三方」,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及宣肺败毒方。这些药物联同常规治疗使用,有助改善早期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情转危的机会。虽然这些药方都在网上公开发布,甚至部份在香港有售,建议市民不要自行使用,须由中医师指导下方能使用。 

 

「转阴」亦不代表病程完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以连续2-3次检测阴性就可解除隔离,然而,发病过程,加上药物治疗,每使身体状态改变,多呈气虚或阴虚状态,如咽咳嗽,气短乏力,胃纳久佳等症状。中医亦可透过中药、针灸及手法治疗改善这类气虚或阴虚的状态,透过益气生津,调胃益肺,从而调理脏腑,顾护正气,避免复感外邪。常用中药包括党参、沙参、黄耆、白术、麦冬、桑叶、杏仁等;常在气海、膏肓、足三里施灸亦有助祛痰固表益气;适当运动舒展,有利气机畅达。 

 

香港自今年初以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威胁。全靠众人努力,提高防疫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得以使香港成为全球少数感染数字一直为维持在低位的地方。然而,新型病毒的散播既隐匿又迅速,疫苗及特效药物研发需时,难免使疫情出现波幅,可见在未来一段日子,抗疫措施不能松懈。虽然香港目前未有新冠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医在调理脏腑、顾护正气、促进康复方面仍能发挥积极作用。 

 

(注:本文部份内容於《教协报》706及 708 期转载)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