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舉辦「少雪齋藝術展覽館」揭幕典禮 呈獻首個主題展覽「感物」 展出宋朝至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及陶瓷珍藏

2023年10月31日

少雪齋慷慨捐贈創館及營運費用,成立「少雪齋藝術展覽館」,與公眾分享其惠借的珍貴藏品。

少雪齋慷慨捐贈創館及營運費用,成立「少雪齋藝術展覽館」,與公眾分享其惠借的珍貴藏品。

alt

嶺南大學(嶺大)於昨日(10月30)日在校園舉辦「少雪齋藝術展覽館」命名典禮及呈獻首個以「感物」為主題的展覽。這項為期五年的文化項目由嶺大數碼藝術及創意產業系及少雪齋支持,並獲少雪齋慷慨捐贈創館及營運費用,成立「少雪齋藝術展覽館」,與公眾分享其惠借的珍貴藏品。

 

是次展覽以「感物」為主題,展出約30件來自少雪齋、涵蓋宋朝至二十世紀期間的中國繪畫和陶瓷等私人收藏及外借珍藏,展示中國古代表達和累積的意義和情感,更為當下社會及生活帶來啟示及動力,突顯不同時期中國藝術家的哲學、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三十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彩繪神仙圖壁畫局部(圖一)。該壁畫使用多色的顏料繪製,詳細部分以鍍金及浮雕展示。另一件重點展品包括近現代廣東畫壇名家李研山於1939年的作品《曲江池館圖》(圖二),該作品透過清初正統派畫家臨摹元代山水畫傳統,景觀取自嶺南園林畫之神韻,曾在北京、台灣及香港藝術館等多地展出。

 

其他展品還包括講求融合古今、引西潤中的嶺南畫派創派畫家之一陳樹人,創作於一九三十年代的作品《漁寮秋月圖》(圖三),此作品突出秋天恬靜月色下依水而建的漁寮,其畫面精粹是彷彿走進無人之景,與南宋的半壁江山構圖相似,觀者可從畫面感受畫家身處的家國時局。

 

少雪齋主人李師成博士表示,是次展覽引導觀眾透過代入藝術家的作品及其表達方式,以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感知,達到與作品和畫家感應相知。他表示:「我期望能透過藝術展覽向大眾宣揚中國文化藝術,並希望[展覽館]能多些舉辦藝術欣賞和具教育意義的活動,增加大家對中國藝術的興趣,進而了解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重新重視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優點。」

 

嶺大校董會主席姚祖輝先生衷心感謝李師成博士對嶺大的支持。他表示:「是次項目加深我們對中國藝術在全球環景下的理解,亦促進普羅大眾對中國文化的欣賞。我很高興能藉此與大家分享嶺大的最新發展,嶺大會在西九文化區設立一個全新的校外學習中心,滿足不同課程的需求,包括文化管理與數位未來和文化遺產旅遊與管理等課程。」

 

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表示,「少雪齋藝術展覽館」不僅對嶺大學生及教職員帶來裨益,亦成為寶貴社區的中心。「少雪齋藝術展覽館的加入,讓嶺大修讀的藝術專業學生,尤其修讀策展與藝術史,以及藝術與文化遺產管理的學生,將有寶貴機會深入了解中國藝術和歷史,提升鑒賞藝術的能力,發展策展和展覽管理方面的技能。此外,藝術展覽館亦能讓鄰里和社區,包括本港的中、小學生提供匯聚嶺大的機會,欣賞豐富多彩的中國藝術和歷史。」

 

是次展覽「感物」由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9日開放予公眾人士免費入場參觀。

詳情如下: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9日

地點:嶺南大學李運強教學大樓3樓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週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