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聯合鳳凰衛視舉辦紀錄電影《同學們》觀影會 專家學者探討借鑒歷史傳承愛國精神

2024年5月17日

嶺南大學(嶺大)與鳳凰衛視於今日(517日)假校園舉辦紀錄電影《同學們》香港觀影會,該電影以華南地區教育抗戰史為題材,講述抗日戰爭時期,以嶺南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等為代表的多所華南學校,在逆境中為延續教育,師生們冒著炮火長途跋涉遷移到粵北辦學的故事。活動吸引一眾內地及香港的專家學者、學生等出席觀賞,並在研討環節中交流,探討如何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傳承和發揚愛國精神。

 

觀影會的啟動儀式邀得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先生、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及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鳳凰衛視執行董事、總編輯孫玉勝、廣東省林業局副局長吳曉謀、廣州市檔案館館長王海濱、韶關學院副校長田廣增、中山大學校友會秘書長黃瑞敏、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周文港、全國政協委員馬浩文、盧永雄、吳靜怡、姚珏,香港華菁會主席李中以及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兼電影台台長黃海波等嘉賓出席。

 

在觀影環節中,《同學們》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貴史實材料為劇本基礎,採用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形式呈現歷史感人故事。影片在韶關、雲浮、廣州、香港、澳門及台灣等地,實景拍攝當年受抗戰影響的華南學校舊址以及各校的現狀,並對當年的親歷者或其家人進行專訪,重述抗日戰爭時期,廣州、香港等地相繼淪陷,在家國陷於危難之際,以嶺南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為代表的數十所高校和中學,輾轉遷到粵北等地堅持辦學復課、求學、傳播知識和文化的故事,突顯該批學校在戰火中不屈抵抗,培育出包括文學、藝術、物理、植物、天文、地理等傑出學者,為日後粵港澳大灣區的學術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在中國教育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嶺南大學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者、參與者和踐行者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三遷校園,分別為1938年廣州淪陷遷至香港、194112月香港淪陷,時任校長李應林再次率師生北遷至韶關曲江,後來戰事日漸蔓延,嶺南大學再由曲江轉移往東江梅縣。嶺南大學在抗戰時期不惧艱難堅持復校的「嶺南精神」,培育出日後的中科院院士黃本立、世界知名社會活動家陳香梅、美心集團創始人伍沾德等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抗戰勝利後,嶺南大學重回廣州康樂校園,至1952年,為順應高校改革,嶺南大學各院系併入中山大學及其它學校。直至上世紀60年代,在校友們的積極努力下,得以令嶺南大學在香港復校。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先生致辭時表示:「電影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除了為大眾提供娛樂之外,當中所呈現的主題、故事、人物、智慧、價值觀往往能令觀眾反思生活,或從中找到共鳴與認同。我相信《同學們》這套紀錄電影能引起社會對華南教育歷史的關注,對先輩師生們最大的緬懷與紀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珍惜時光、發奮努力。」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劉智鵬教授於觀影會致辭時表示:「電影《同學們》香港觀影會選擇在嶺大舉辦,其意義非凡。通過電影讓嶺大學生深入了解及認識學校的歷史,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嶺大師生們共赴國難、教育救國的故事和精神,讓嶺大學生以身為『嶺南人』而感到驕傲。今日嶺大成為亞洲知名的博雅學府,致力推動教育的國際化和合作發展,並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貫徹『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校訓,致力培養學生善用知識,貢獻社會。」

 

在研討環節中,一眾專家學者認為《同學們》向觀眾展示了華南地區教育在困難時期的奮鬥和堅持,該電影也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及台灣地區教育影響力和根脈的深刻探尋,進一步印證了粵港澳及台灣地區教育的同根同源。當年烽火逆行的多所學校,現今已發展成為一批具有廣泛學術影響力的一流學府,繼續為各領域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