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少雪齋藝術展覽館策劃「感物」專題展覽第二期 展出宋代至近現代中國繪畫和陶瓷珍品

2024年6月25日

嶺南大學(嶺大)少雪齋藝術展覽館(展覽館)由即日起至11月舉辦「感物」展覽第二期,展出約30件少雪齋珍藏的中國繪畫和陶瓷作品,涵蓋宋朝至二十世紀,歡迎市民及團體預約導賞服務,費用全免。此外,展覽館將於七月舉辦「傳統陶藝之旅:瓷器裝飾工作坊」,讓參加者打造獨一無二的陶瓷傑作,公眾人士免費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是次展覽由數碼藝術及創意產業系呈獻,旨在全面探索不同時代中國藝術家的哲學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為當代社會和生活帶來啟發和動力。30件展品生動呈現中國傳統藝術所累積的意義和豐富情感,讓觀眾深刻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厚底蘊,並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共鳴和啟發。全新展出的五幅中國水墨畫包括傳統國畫及融合西方繪畫技法的作品,其中最為矚目的是近現代山水畫巨匠黃賓虹(1865—1955)的《春蔭幽庭圖》(圖一左),該畫作展現了一個寧靜幽深的春日庭院景象,通過簡潔而精準的筆觸,呈現出自然景色中的平衡和和諧。畫家巧妙地運用線條和色彩的對比,營造出深淺遠近的空間感,使觀賞者仿佛置身於畫中,感受春天的自然與美好。

 

另一幅精選展品是廣東畫壇名家李研山(1898—1961)的《擬黃鶴山樵筆意山水》(圖一右)。該畫繪於1942年,中國內地和香港時值戰亂,畫家透過描繪山水,聊寄個人感懷,表達對遠離動盪和平靜生活的渴望。該作品的風格仿元代畫家王蒙繪於1366年的《青卞隱居圖》,當時也正是元末戰亂時期,其創作意圖可能是對家鄉的懷念,也可以是動亂中對避世隱居的追求。李氏繪畫該作品時或聯想到王蒙所處的不安時局並感同身受。

 

此外,展出的精選瓷器按時序排列包括:北宋時期河北定窯的白瓷碗、宋代青白瓷香爐、南宋浙江龍泉窯的粉青瓷瓶、元代青白瓷酒壺、清代的開片瓷瓶(開片指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效果)(圖二),以及清宮廷皇家瓷器(圖三)等。陶瓷器物呈現中古至近代的經典釉色和裝飾技法,探討瓷器色彩和使用場景下的象徵意義。當中值得一提的是青白釉瓷(圖四),這種顏色創燒於宋朝,為文人雅士所喜愛。青白釉象玉,有潤澤以溫、潔身自愛的意味。

 

此外,為了讓觀眾可以親身體驗陶瓷藝術的創作過程和樂趣,展覽館將與香港的初五工作室合作,於七月舉辦「傳統陶藝之旅:瓷器裝飾工作坊」。參加者可選擇在預先準備的瓷器上繪畫青花或塗上特製釉料營造開片效果,親手打造獨一無二的陶瓷傑作,一探古代工匠的創作情景。觀眾可透過下方的連結進行報名。欲獲取更多展覽和其他活動信息,請密切關注展覽館的社交媒體平台,包括Facebook專頁和Instagram (@cys.artexhibitionhall)平台

 

「感物」展覽詳情

日期

即日起至20241129

地點

嶺南大學李運強教學大樓(南翼)三樓

嶺南大學少雪齋藝術展覽館

(乘搭東亞銀行櫃員機對面的升降機可直達展覽館門口)

開放時間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週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免費入場,歡迎網上登記預約:https://forms.office.com/r/us0N7J89sL

 

「傳統陶藝之旅:瓷器裝飾工作坊」詳情

日期

2024716日及30

時間

下午二時至三時三十分,每節約九十分鐘,一天一節,共兩節

(每人只限報名一節)

地點

嶺南大學少雪齋藝術展覽館

合辦方

初五工作室(https://www.fifthdaystudio.com/

參加者

公眾,每個場次最多10

語言

廣東話

費用

免費,報名者需繳交300元港幣作為留位費,並於活動結束後發還。缺席者將不會得到退款。

報名

https://bit.ly/45EH28z 

請於以下連結下載展覽相關的高清圖片:https://bit.ly/3RwHHDa

 

關於嶺南大學少雪齋藝術展覽館

嶺南大學少雪齋藝術展覽館呈現少雪齋超卓的中國藝術收藏,旨在促進對中國藝術的欣賞和學術研究,同時透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和教育活動促進不同世代和文化之間的對話。此外,透過各種策展計劃和互動活動,展覽館將從創意遺產的角度探索傳統中國藝術,並致力於創建一個能迎合不同社群需求的「博物館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