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C-Lab文化交融實驗室

策展與藝術史文學碩士課程策展計劃 2023-24

策展團隊:高博遠,高舒然,黄子容,胡藍藝


VISUAL STUDIES Image ALT

C-Lab文化交融實驗室

藝術家: 程思敏,鄭麗旋,倫嘉樂,李明光,梁洛熙,徐子薇

策展團隊:高博遠,高舒然,黄子容,胡藍藝



簡介


「C-Lab文化交融實驗室」是由香港嶺南大學策展與藝術史碩士課程策劃的一個展覽項目。該展覽空間被設計為「文化實驗室」的形式,將會邀請來自香港和中國內地的藝術家:鄭麗旋、程思敏、倫嘉樂、梁洛熙、李明光、徐子薇一同對文化交融的概念與過程進行探索。

「文化交融」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和變異。簡單來説,「文化交融」是一個發生在文化主體內部的過程,它包含了對自身文化體系的「解構」和「重建」。同時,這一過程將隨著文化主體自身的發展而持續不斷地更新與變化。在本次展覽中,六位藝術家將用他們的藝術作品和人們一同探索「文化交融」的過程,並鼓勵人們思考全球化時代下文化交融的理想狀態。

香港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香港與世界文化連接的獨特性,為自身文化不斷注入活力,使其日新月異,充滿活力。」我們的策展團隊將展覽空間命名為「C-Lab」文化交融實驗室,因為我們不僅是在策劃一場關於文化交融的展覽,我們更加希望將我們的展覽比喻為一場關於不同文化相碰撞的實驗。觀眾來到我們的展覽空間就如同進入到了文化交融的實驗室一樣,在這裡他們可以通過觀察藝術品和參與互動項目對文化交融的過程進行無限的探索。

為了讓觀眾更好的理解文化交融的過程,我們借用實驗步驟的形式將展覽全內容分為了三個步驟。

步驟一:解構,是文化交融的前提
「解構」是「文化交融」過程的初始步驟。在這一階段中,「解構」強調的是將某一文化主體中的單一特徵分解出來,這種分解的目的並不在於對該文化主體本身的破壞,而是在於解放單一特徵,讓其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文化的單一特徵進行接觸、交融、甚至重構成全新的文化主體。

步驟二:重構,是文化交融的形式
文化重構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過程,它並不僅僅遵循簡單而固定的重構規則。文化的重構往往是將大量的真實的事物或想像的事物進行「自由結合」,以形成全新的文化主體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元素的選擇、發生的形式、最終的結果都具有隨機性與靈活性。

步驟三:持續,文化交融的狀態
文化交融是一種不斷持續的狀態,從未停止過。在展覽的第三部分即文化交融實驗的最後一個步驟,「解構」和「重構」兩個概念的互動,構成了「文化交融」的持續性概念。


程思敏 《跡像之象》(2022)

作品《跡像之象》(2022)有三幅單獨的紙本水彩畫構成,畫作的內容靈感都來自於舊石膏或模具。藝術家從不同的角度對舊石膏或模具的「局部」進行觀察和拍攝,並以繪製的方式呈現了這些「局部」的元素的別樣美感。《跡像之象》「解構」了日常之物,但並沒有否定原來的主體,而是建構新的視角呈現,通過「解構」賦予了「局部」元素更多新的可能。


鄭麗旋 《夢蝶》(2021)

影片《夢蝶》(2021)是由藝術家鄭麗旋的夢境而來,鄭麗旋在某天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隨後又從一隻蝴蝶化作了一尊佛像。這個虛幻的夢境與「莊周夢蝶」的概念相似,她想借由夢境表達出莊子「夢我不分,物我不辨」的觀念。蝴蝶與佛像都是鄭麗旋對自己的解析,藝術家作為廣東潮汕人自小便深受各種宗教等影響,這些影響被比喻成一尊看不清的佛像;而蝴蝶是藝術家自己的個人情感,這些元素被她拆解開來,在影片中不斷融合與分離,向觀眾呈現出藝術家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解構。


倫嘉樂 《催淚的味道》(2023)

倫嘉樂是一位來自廣州的插畫家。他的藝術理念圍繞著社會建構和身份認同展開。在《催淚的味道》(2023)中,他從大衆文化中汲取不同文化元素,並將它們融合進同一幅作品中,作爲社會批判的工具。這副作品中複雜明亮的色彩和多元豐富的文化元素,象徵著全球化下資訊爆炸時代中「文化交融」的狀態—複雜、多變、靈活.....

李明光 《香江之影》(2022)

李明光對於「文化交融」有自己創新性的表達方式。《香港快照》(2022)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內容與西方寶麗來照片的形式結合起來,以全新的方式呈現中國傳統山水畫。在其作品中,觀衆能夠感受到文化交融並不遵循固定的原則和規則,而是在自由的選擇的組合下,創造出越來越多具有創新性的理念。


梁洛熙 《TV:20220522-20220509》(2022)

新興通訊技術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在世界大多數人群的生活中蔓延,隨之而來的是以全球為單位元的資訊爆炸。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正在被不同的群體接收和寄出。由著觀看視角的轉變,隨訊息發出的文化象徵物也在與其觀眾進行著文化交融。作品《TV:20220525-20220609》(2022) 將流行元素與街景融合,為觀眾呈現了一副繁忙的城市景觀,而作品中標誌性的路標,似乎在提醒著人們圖像所繪事件的發生地。


徐子薇 《漁網與鑰匙》(2024)

這是一件由漁網和鑰匙組成的作品,無數把鑰匙在漁網上懸掛,在燈光的照射下閃著銀光。一把鑰匙比喻著一處住所,漁網將它們若影若現的以千絲萬縷相連。每處住所背後都有一位漂泊的遊子,隨遊子一同行在他鄉的還有那些來自故土的文化;漁網的千絲萬縷如同遊子遷移的路線,在這些無序雜亂的移動中,無數的人,無數的文化在不斷的相連交融——你永遠找不到交融的開始也無法尋覓交融的盡頭,一把鑰匙一個圓心,而連接就如同根莖一樣以幅射狀向四周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