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race up in Adversity

 

《抗疫求進,多元學習》

莫家豪教授

嶺南大學林文贊比較政策講座教授

 

庚子鼠年,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肆虐,對全球已造成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的影響。據俄羅斯衛星通訊在於3月18日電報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消息,全球超過一半的學生由於新冠病毒疫情令至學校關閉而不能到校上課。消息中稱,截至3月17日,全球超過8.5億兒童和青少年,大約全球一半學齡居民無法前往學校上課。又於3月19日,英國政府又宣布全國學校停課及停考公開考試。日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宣布中小學和大學關閉學校,此外,還有11個國家部分地區關閉學校。看來今次疫情對全球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我們如何在疫境中求上進,停課不停學?

 

引發學生反思科技與人文的課題

所謂有危亦有機,面對全球疫境,教育工作者應以創新手法來帶動教與學的改革。除了全球不同地方開設網上實時學習之外,我們更需要大膽教與學嘗試。在現今科技發達的勢態下,網上學習不單提供教與學一個溝通平台,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善用網上學習資源,作出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如若可以的話,引導學生之間在網上做小組討論及研習,用多媒體作教學及學習工具,使學生應用科技,學習如何分析和梳理數據、挑選恰當的視頻及不同多媒體下的教學資源,讓老師及同學一同共創知識(Coproduction of knowledge)。又讓同學在網絡世界進行學習之後,作出個人及小組學習經歷分享,引導他們慎思明辨,循循教導他們如何欣賞網上及面授之學習不同,從而反思面授及人與人之間相互直接面對面交流的重要。引發學生思考如何善用科技,欣賞網上學習之餘,又能珍惜以往習以為常,但確實在如此疫情下『得來不易』的傳統學習——面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科技與人文對教育、學習的互補;兩者缺一不可,更希望藉此引導學生學懂珍惜已有,創新求變,抗疫自強。

 

課程之外,生命教育的契機

在疫情下,不少辦學者及教育工作者關心學生學習進度如何受到疫情的影響,這是理所當然。但疫情之下,就是一個全球課堂,由以香港作為全球中一個國際城市,在這次疫情下如何善於應變,從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及至區域為全球的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和理解、幫助他們思考在疫情下,如何在以上不同方面找出不同角色的重要任務,探討如何自處,怎樣求變,並鼓勵學生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從不同學科角度去思考當前全球疫情的問題,相信可更『貼地』引導同學多維度思考,達致全人教育。藉此疫境成為教室,培育學生關心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並好好裝備自己成為全球公民,作成一個有責任、富關懷世情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