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全球高等教育在疫情下的適應力

ghes01_highlights_speaker.jpg

Simon Marginson 教授

 

每個學年之始,國際航機都會擠滿留學生,把他們送到世界各地展開新一年的學習生活。2018年,全球共有560萬莘莘學子離家往外地留學最少12個月。就留學生人數計,美國有共一百萬,冠絕全球。然而,在2020年,一切變得不一樣。

 

嶺南大學舉辦的「全球高等教育網絡研討會系列」,第一講主力探討新冠狀病毒疫情對教育帶來的影響,期間牛津大學高等教育教授Simon Marginson概述了全球教育系統在瘟疫當前所展示的彈性和適應力,這位國際知名的學者亦簡述了疫情過後教育事業的前景。

 

「我認為一切都視乎疫苗何時推出。」Marginson教授估計,測試成功的疫苗最早會在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初面世,繼而在2022年下半年在全球廣泛推出。換言之,2021/22學年校園內的教學安排將會跟2020/21學年差不多,這意味著高等教育界刻下所面對的某些挑戰以及有關應變措施,將會變成體制的一部分。有關挑戰包括為患病、身體有缺陷、有心理問題或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支援、照顧學生的社交互動需要,以及確保缺乏政府支持的大學有足夠的財政資源繼續運作。

 

Marginson教授又指出,這場疫情碰巧發生在地緣政治博奕加劇、多邊機構弱化,國家民族政治瓦解,以及國家監控加強之時。但即便如此,他說學術界的公共利益模式依然相對牢固,而美中在科學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仍然緊密。

 

在英語國家的教育機構應付疫情方面,Marginson提到英國的情況。

 

「英國教育界最大的擔憂是疫情對院校收入的影響,英國教育由市場主導,國際留學生的學費,是支持院校生存的其中一個要素。」以倫敦大學學院這家全英排名第三的研究型大學為例,學校每年學費收入為三億英鎊,其中20.2%來自非歐盟學生。

 

為應對挑戰,英國各大學決定在2020/21學年繼續提供面授課程,學生入學人數至少到目前為止繼續有增無減。

 

而在東亞地區,由於亞洲文化著重群體責任多於個人主義,因此其應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成效較好,高等教育界系統在疫情下因而顯得較為穩健壯實。

 

不過位於南亞的印度,情況卻跟東亞截然不同。當地確診人數相當高,而印度的教育體制亦跟英國一樣以市場為本。另外,澳洲政府在疫情仍在蔓延之際,毅然允許地方政府取消公立大學與中國的聯繫,這決定對澳洲大學將造成很大沖擊。

 

Marginson教授估計,國際留學生的流動性至少要待五年才能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而各地區的復元情況將會各異。「在東亞地區,學生流動性持續增長十五年,現時的增長速度相對較快。」

 

Marginson又認為,美英兩地的大學可憑藉自身的聲譽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但澳洲的大學則需要較長時間復元。

 

然而,Marginson相信這場疫情所引發的種種改變,至少有一項會成為常態,那就是提供兩種學費各異的高等教育課程的制度。「精英教育將會繼續以面授形式進行,加之以網上活動和有關資源的配合。但某些國家的部分大眾化教育課程只會以網上形式進行,對學生來說,這種形式的影響力會稍遜,內容仍沒有面授課程那樣豐富。」

 

「全球高等教育網絡研討會系列」由嶺南大學研究生院政策研究院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合辦。大會邀請了六位國際知名的學者討論新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高等教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