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等教育中的博雅教育 - 线上教育的变革

岭南大学与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在6月23至24日联合主办了一次线上的博雅教育论坛,探讨亚洲高等教育中博雅教育的优势。这次论坛特别按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去考量博雅教育的多元性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论坛的一个主要讨论题目是“飞跃数码 - 线上教育如何彻底改变高等教育”。许多国家早前为应对新冠疫情作出了比较粗制的线上反应,现正在尝试利用这个势头,用电子萤幕上的教学取代大学教室里的教学,以在高等教育中实现高水平混合教学的目标。

四位杰出学者参与了是次会议,他们在会上分享了对这场线上教育变革方式的个人看法,以及他们希望看到的进一步改变和完善。

本自卡塔尔哈迈德-本-哈利法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的创始院长Amal Al-Malki博士说,她的学院承诺要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切合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她对因为新冠疫情而转向线上教学这一发展对全球弱势学生的影响深表关注。她说有研究结果指出,全世界有61%的学生因为新冠疫情进行封锁而受到了不利影响。根据《亚洲商业道德杂志》最近的一份报告,这个数字单包括印度就已经有超过3000万的学生。

Al-Malki博士补充说:“虽然线上教育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临时解决方案,但它在危机之后的有效性还有待评估。”从正面去看,移动教学已经渗透到世界上以前没有这种服务的地区。然而,孤立的线上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有据可查的。 Al-Malki博士希望创新的混合教学模式和混合弹性(HyFlex)模式的有效性能够得到证明,但她确实担心包容性的问题。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强调,线上教育不仅仅包括线上教学。他指出:“许多教师只是简单使用商务软间来提供课程。”

席教授说,他不相信“5C”模式所涉及的重要能力 - 文化能力、创意能力、明辨性思维、沟通和合作 - 就足以应付21世纪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持新的优质教育模式,学生还需要培养额外的能力 - 包括数码能力、终身学习、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能力。

他说:“没有人可以怀疑混合教育是未来的方向。”但重要的挑战是要帮助学生和教师转变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他解释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发了一种新的“和谐教育”模式,其中包括正式教育的内容,但也要求学生在导师辅导下进行自我规划,并且会融入社区和社会。为了实现这一模式,该大学开发了“学习商城”的概念,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目标选择线上或线下学习,以及接触导师获得支持。席教授指出,从2022年6月开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习商城将向全世界开放。

从今年9月起,香港浸会大学将推出四个新的跨学科课程。该大学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博士说:“所有这些课程都是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依据开设的。”

这些课程将汇集全校教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并将包括体验和服务学习元素,使学生能够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社区需求。周博士说,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加速变化超过了预期,例如数码学习系统的扩展、评估过程的转变、以及所有层次教育机会的拓展。

周博士说,他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加入自身文化的元素是很重要的,而且浸大非常强调课程的国际化。他指出:“我的一些学生因为缺乏经济能力而对参加交流项目感到犹豫。”然而,推出线上访问交流项目,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获得交流机会。

岭南大学教与学中心总监Peter Duffy教授是会议的主持人,他也在会议上分享他的观点。他说:“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前,香港一些大学因为社会事件已经率先转移到线上教学。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在使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不过,他认为现在的讨论应该超越将数码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分开来这个范畴。 “在2022年,我们正在探索一系列的模式,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方式,并关注我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设计的变化,甚至是我们对优质教育看法的变化。”

Duffy教授在展望优质教育的未来时说,他希望看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数码能力以达到学习和社交的目的,并更加强调社区的概念。但他指出,由于三分之一的人仍然缺乏网络连接,还有许多人只有有限的连接,数码不平等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