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歷史學者新著 從香港、世界史解讀社會時勢

嶺南大學歷史系劉智鵬教授、系主任梁萃行教授、杜春媚教授及林安娜教授,於2019年共出版四本新書,內容涵蓋青銅時代至二十世紀末不同時期的中國及美國,展示大學在歷史範疇的研究實力。

 

 

 

 

 

 

 

 

《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由劉智鵬教授及劉蜀永教授編著,探討香港如何從一個不起眼的傳統漁農社會,一躍成為享負盛名的國際大都會。該書從多個專題解構香港史,其中包括:屯門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戰前香港的新界土地問題、戰後影響本地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現象,以及麥理浩時代的社會政策等。此書特別關注歷史上香港與中國關係的互動,重點研究中英兩國在香港問題上的交涉和角力情況。

梁萃行教授在《The Politics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a》(劍橋大學出版社) 一書,探究歷史在中國古代中的重要性。該書以新角度,研究歷史如何在中國早期長久以來的權力交替中佔一席位: 青銅時代末的貴族衰落、公元前一千紀的帝國崛起就是具體實證。梁教授認為中國早期對歷史的「熱情」並不只是文化上的取向﹐而是涉及政治及道德因素。

Prof Vincent Leung new book

 

杜春媚教授的《Gu Hongming’s Eccentric Chinese Odyssey》(賓夕凡尼亞大學出版社),是首項針對備受爭議的知識分子 — 清朝保皇黨、「清末狂儒」辜鴻銘 (1857-1928) 的詳細英語研究。辜鴻銘普遍被視為「怪人」,杜教授卻譽之為睿智策略家,在工業勢力、功利主義思想及帝國主義擴大的時代,仍能抗衡西方思潮。該書提出新觀點,探討中國人流亡海外之說,及殖民主義對心理上的影響。

Prof Du Chunmei new book

 

《Barriers Down: How American Power and Free-Flow Policies Shaped Global Media》(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出自林安娜教授手筆,著眼於1945年後美國外交政策其中一項主導理念「資訊自由流通」(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雖然此原則與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數碼時代科技發展息息相關,但林教授在書中揭示其概念早於二十世紀中期,在與類比媒體 (Analog media) 的競爭中,已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面範疇中出現。此書從印刷品、廣播媒體及技術如衛星通信的資料,探究數碼時代爭議的起源,以及跨國資訊流通的相關政治與道德議題。

Prof Diana Lemberg new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