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成立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推動編修首部香港地方志

2006年5月26日

嶺南大學(「嶺大」)宣佈成立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部」),目標為建立一個香港與華南歷史的研究基地,以進行及推廣相關研究,包括編修香港的首部地方志,為未來香港史的研究和學習建造良好的基礎。

由於獲得恆和航運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暨嶺大歷史系顧問委員會主席及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榮譽研究員譚廣濂先生慷慨捐贈一百萬港元,連同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予的等額補助金合共二百萬港元,嶺大歷史系得以成立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成立典禮今日在嶺大藝術廊舉行。席上,譚廣濂先生、嶺大校長陳坤耀教授及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博士聯合主持支票移交儀式,並分別致辭。典禮後,隨即舉行研究部的首項活動 -「香港地方風物志座談會」;會上,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指導小組)秘書長秦麒明教授及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陳強主任分別贈送上海通志及廣東省志予嶺南大學,由陳坤耀教授代表接受。

地方志的編纂以紀錄當地的地理、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社會狀況的發展為主,不僅主要記載當代事物,而且是以全新的觀點和角度,通貫古今,全面而有系統地記載各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狀況,對地方各方面的發展提供珍貴的資料,例如發展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旅遊事業、文藝創作等。

地方志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自八十年代開始,新編地方志工作已在全國範圍包括省、市、縣展開,但香港一直以來都欠缺一本獨立的地方志。

陳坤耀教授在致歡迎辭時向譚廣濂先生衷心致謝,感謝譚先生一直擔任嶺大歷史系顧問委員會主席,以行動支持嶺大的教學理念,今次更慷慨捐助,令嶺大得以成立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致力為歷史學者及學術機構提供學術交流的網絡,建立一個香港與華南歷史的研究基地。

譚廣濂先生說:「因為商務關係,本人經常在亞太區內往來頻繁,發現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對其他地方的文化和風俗的了解不足。因此,年輕一代有需要多認識自己的歷史以及各地的多元文化和歷史,只有這樣,才懂得去尊重他人。我深信嶺南大學的博雅教育理念,可拓闊學生對歷史和文化的認識。」

劉智鵬博士指出:「香港歷史悠久,策略性的地理優勢造就了香港的近代發展,但至今香港仍欠缺一本獨立的地方志。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是進行歷史研究以配合二十一世紀香港的需要,研究部期望能在學者、學術界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透過推廣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及促進多元的合作研究計劃,推動編修香港的第一部地方志,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

除進行研究計劃及定期舉辦學術性研討會外,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將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學術會議,今年的「香港地方風物志座談會」,邀得中、港、台三地的著名學者擔任講者及主持,包括三位主題發言講者: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秦麒明教授、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陳強教授、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黃秀政教授,以及丁新豹博士、梁炳華博士、蕭國健教授、劉智鵬博士、劉蜀永教授、邱新立博士和王杰博士。

研究部進行中研究項目計有:香港消防處海上救援歷史(香港歷史博物館項目)、達德學院研究(香港歷史博物館項目)、屯門歷史與文化研究(屯門區議會項目)《簡明香港史》增訂本(三聯書店出版項目)、《清史.香港志》(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項目)及標點《新安縣志》(嶺大項目)等。今年暑假,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將與民政事務局合辦「文物文化營」及「文物文化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