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09.01.2023

香港與中國內地經濟融合: 回顧與展望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崔耕

為紀念香港回歸中國25 週年,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商學研究所(HKIBS)隆重推出香港-中國內地經濟融合指數(1990-2019)。完整報告已於 2022 年秋季在《亞太商業評論》上發表。我們借鑒經濟融合文獻(例如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採用不同來源的檔案資料,包括香港政府統計處、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世界銀行的數據, 構建了香港與中國內地經濟融合的綜合指數。該指數包括三個維度:驅動力(如貿易零關稅)、通過量(資金,貨物和人流)和結果收斂(價格與利率均等化,跨境婚姻與學生等)。結果顯示1990 年代初的融合水準仍然很低。自從1997 年香港回歸,總體指數經歷了幾年的平穩增長。在 2003 年後,雙方簽署了第一個 CEPA 並推出了自由行,經濟融合開始加速。從 2013 年開始,香港被定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連接樞紐。到研究期末,經濟融合水準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總體而言,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具有高度互補性和不對稱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融合總體指數呈逐年上升趨勢,表明這兩個經濟體已經變得高度融合並相互依存。

我們檢驗了融合指數和關鍵經濟與社會指標之間的長期關係。融合指數與 香港GDP和人均GDP 增長呈正相關,這表明經濟融合是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融合指數與價格變異係數之間的負相關關係表明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價格趨同程度較高。經濟融合提高了生產效率,導致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從香港轉移到內地。隨著香港向服務經濟轉型,失業率逐漸下降,表明結構性調整緩解了這方面的壓力。房地產價格與經濟指數之間的關聯顯示出正相關關係。隨著資金的流入,土地供應的局限,香港的房地產價格令人難以負擔。 結果還表明,經濟融合程度的提高與收入不平等的加劇和貧富差距的擴大相對應。自 2007年以來,香港的堅尼系數一直處於高位,香港的貧困率在2019年達到新高,將160萬人(佔總人口的 20.4%)置於官方貧困線以下。 結果亦顯示,香港人在早年對政府有一定的滿意感,並認為未來會更加光明。儘管經濟融合與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正相關,但這種信心近年有下降趨勢,香港人的幸福感沒有顯著提升,而作為香港人的種族認同有所增加。

調查結果揭示了經濟融合的積極影響以及本港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提出了重大挑戰。自從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發展經濟,特別是科創產業,解決住房等民生問題,提高市民幸福感和對政府的滿意度,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和國民認同感等,成為未來五年的施政重點。這些目標符合中央政府的關切和市民的希望。香港經濟長期依賴金融,貿易,房地產和航運等行業,需要新的增長點,亟待解決深層的結構性問題。最近三年的疫情給內地和香港經濟都帶來很大的衝擊。值得慶倖的是中央政府的十四五計畫已將香港納入國家發展規劃中,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為香港發展提供新的契機。發展高科技產業,特別是數智科技與新興產業的結合,將為大灣區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將為本地區的產學研結合,解決年輕人就業創業,長者養老等問題提供良好的管道。新年伊始,隨著疫情的退卻,跨境旅行和交流的逐步恢復,“港人港稅”及“港車北上”等優惠政策的進一步實施,香港和內地的經濟融合將開始新的一頁,香港乃至大灣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未來可期。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Ling U


本文在2023年1月9日發表在星島日報

Lingu HKIBS Image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