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蔡宗齊教授

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蔡宗齊教授

打破時間的桎梏

多年前,嶺南大學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蔡宗齊教授已許下宏願,要推動中西文學傳統更深層次的對話。

蔡教授憶述:「我初到美國時,見人們對中國所知甚微;尤其對比當時中國人對西方世界已了解甚深,這情況令我有點詫異。」蔡教授看到近二、三十年來,情況開始有所轉變。「轉變是有的,但我認為中國學者對西方文學的認識,仍遠較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學所知為多。」

歷史根源

「西方文學的傳統始於史詩和戲劇,後期才慢慢出現詩歌和小說。」他說:「中國文學傳統裡沒有史詩這種文體。短小精煉的詩詞佔據着文學的主導地位,延續整個帝制時期,至今歷久不衰。」

很多古典中國詩歌源自周朝始創時期的民歌或口述故事,後來被大臣使節用來委婉表達朝廷意旨。「自大約公元600至900年間的唐朝,詩才成為選拔朝廷命官的一個準則,並延續到後起的朝代。」

然而,詩歌體並非只為賢達貴冑所尊崇,也有平民百姓以詩歌表達所思所想,流傳至今仍不衰。

跨越文化界限

蔡教授說,中西文學對談其實在二十世紀初期才真正展開。龐德 (Ezra Pound) 對中國詩歌著迷,啟發了他的現代主義詩歌「宣言」。凡有興趣了解當代詩歌崛起的人,這作品是必讀之作,也促成了西方文學的創新。這些思潮激盪的結果迴向中國,刺激如新詩體這類文學的發展。

蔡教授的前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為跨文化對話作出重大貢獻。蔡教授在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2015/16年度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中,獲頒傑出學者的榮譽。他的書籍和文章著作甚豐,內容涵蓋中國詩歌、中國文學評論、比較詩歌學和西方文學。

指導博士生

蔡教授對於其指導的博士生的研究課題採取開放式態度,而他們自行選擇了研究詩歌及詩歌評論。「我叫他們探究自己最有興趣的題目,好讓他們盡展其才。我不是那種要求學生蕭規曹隨的老師。」

不過,蔡教授要求學生用他們自己的一套方式探索研究題材,例如發掘新材料或以新角度探討已有材料。「我最強調的是:研究的原創性。這是研究的核心價值。沒有原創性的研究是沒有意義的。」

博士生修讀研究碩士課程時,會從蔡教授深厚的經驗中獲益。蔡教授不但會就研究題材的可行性給予學生意見,而且會指導他們以慎思明辯的方法探討研究題材,指引他們閱讀相關參考書籍。他也會指點學生撰寫論文的技巧,確保行文清晰、合乎邏輯和條理分明,並符合當代學術界的規範。

文學帶出新角度

蔡教授認為,中國文學傳統的知識可幫助他人了解模塑中國人思想的文化價值。

他說:「現在中國威脅論和中國軍事化之說甚囂塵上。」然而他指出,其實中國文學如傳統詩歌體裏,從來甚少歌頌軍國侵略。中國歷代皇朝側重維持對彊土內人口的控制,例如描寫邊關垣牆的詩歌,內容幾乎往往只是嘆喟生活之苦,或表達思鄉與渴求和平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