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Dr Anneke Coppoolse

Dr Anneke Coppoolse

鑽研香港另類歷史

Anneke Coppoolse博士生於荷蘭一個小村莊,她從小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一直渴望離開發展空間有限的鄉村,往外闖一闖。

她曾在荷蘭幾個大城市讀書,包括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在二十五歲時,她更首次出國,往美國當實習。在移居香港前,她曾在新加坡和中國內地教書。

Coppoolse博士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她說這份工作令她思想變得更開放,更容易接受文化差異,並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

「在香港從事文化研究工作改變了我,我開始為自己重新定位。」Coppoolse博士亦是理工大學的交換生主任,她鼓勵學生多出外看看這世界,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

Coppoolse博士在修讀傳媒及文化研究學士和碩士學位時,為了做課程作業而看了幾部香港電影,因而對香港這個地方產生濃厚興趣。到決定攻讀博士時,她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嶺南大學。

「我喜歡規模較小的人文大學的文化研究系,這與我的傳媒及文化研究背景很配合。」她說。

來到嶺南後,Coppoolse博士喜悉嶺大文化研究系跟亞洲區眾多文化研究學者有聯繫,部分嶺大教授更是亞際文化研究學會成員,該學會舉辦各類活動,包括幾個每兩年一度的學術會議。

「事實證明,我選擇嶺南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她總結道。「嶺大讓我有機會接觸優秀的教授和認識解亞洲現況。」

現代人每天都在製造廢物,廢物可說已成為我們生活主要的一環,這點我們即使不想承認也得面對。今天,全球各個社會都在為處理廢物而傷腦筋,亦有不少學者就各類廢物的成分、處理方法、如何減少和循環再造廢物,以及廢物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做了大量研究。

在修讀文化研究博士課程期間,Coppoolse博士主力研究現代社會以及其與廢物的關係。她表示:「我集中研究廢物在現代都市如何不受歡迎;我們不會把廢物與現代生活聯繫起來,反而試圖將之隱藏,但廢物還是存在的,而且顯而易見。我專門研究香港都市廢物的物質性和可視性。」

在為時約十五個月的考察期內,Coppoolse博士走訪旺角和中環,以實地觀察、訪談,以及邀請參與研究的人士拍視頻等形式進行考察。她跟不同類型的收垃圾工人交談,並聚焦於可回收廢物、二手市場和運往堆田區的垃圾。

Coppoolse博士另一個研究重點是訪問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的共通之處是他們喜歡利用一些被視作廢物的物料做創作。「對於那些被丟掉、被拒絕的物料,這些藝術家不認為是廢物,反而視之為創作原素。我跟不同的藝術家傾談,並分析他們的作品。」她解釋道。

今天,Coppoolse博士仍在研究被棄置的東西和二手物品,她又不時走訪二手攤檔和二手商店,看看能否從中發掘另類香港歷史故事。另外,她亦正在研究各種日漸普及的另類生活,探討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達到完全自給自足。為此,她正就「社區」這個概念以及食品生產和教育兩大方面進行研究。

對於嶺大文化研究系培育博士生的方式,Coppoolse博士盛讚有嘉。她指出:「學系會組織大師班以及客座教授有份參與的研討會系列,又致力為我們帶來愉快的學習體驗。我們研究生跟教授和學系的文職人員關係密切,我的導師亦樂意跟同學溝通,約他們見面是輕而易舉之事。」

Coppoolse博士說她欣賞所有在文化研究系認識的人,亦難忘與他們的有趣對話。她亦有幸能參與亞際文化研究會議和其他相關活動,讓她有機會接觸不同事物和學問。「這些都是我在學期間的亮點。」她說。「有些畢業生到現在仍繼續參加亞際文化研究會議,我亦會參加學系舉辦的部分活動,並與不少昔日同窗保持聯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