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從事法律界工作可說是夢寐以求的事;Obert Hodzi卻志不止此。他在德國繼續學業;待他取得管治及公民社會碩士學位時,已是身居要職,包括在南非擔任政治風險分析師,及在津巴布韋擔任過渡司法項目主任和管治方案顧問。

他感喟非洲國家在媒體上被描繪的形象,以及非洲與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關係。他希望了解這樣的形象因何而起,背後有何動機。嶺南大學師生比例較低,加上大學建築和精緻的校園都深深吸引他,於是Hodzi申請大學的博士獎學金。

為充分利用他過往在衝突和國防保安方面、以及中國在全球安全管治上的研究,他選取了「崛起之國與外國州際軍事衝突:中國干預非洲內戰的趨勢和模式­」作為研究題材。他也繼續研究他感興趣的其他議題,包括民主、管治和過渡司法。

「對我來說,這些不只是研究領域而已;它們反映我來自津巴布韋的背景,以及發展中國家面對的挑戰。這些領域的研究工作,我視之為在解決全球和本地衝突以及保安難題上,自己能作出的微小貢獻。」他解釋道。

在嶺南,他感受到指導老師溫情洋溢的關顧,帶他認識香港。便利的溝通、平易近人的大學管理人員和領導層,都令他更易於建立長久關係。

「(世上)大概只有少數大學能像嶺南般,學生可以在校園和校長碰面聊天。」他說。他也受到政治科學系以同事和學生為先的風尚啟迪。學系內教授談起他們專長的領域時,用語連門外漢都聽得懂。

「我做研究感到洩氣時,他們會鼓勵我;但同時他們也會激發我盡力達到自己的最高水平。」Hodzi說。

雖然Hodzi有其專業背景和資深經驗,他有時也會擔憂和缺乏自信,令他生起不安之感。「有時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未有寸進,便覺得自己很不足;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是我最大的關口。」他說。Hodzi的妻子也在嶺南就讀。妻子、朋友和這裡的教會給予他社交支援的網絡,讓他放鬆,也令他可以從新抖擻精神,拾回自信。

他和一班來自本地、加納、瑞典和埃塞俄比亞的朋友輪流在家搞晚餐聚會,也一起深夜到海旁散步。「每次我對自己感到懷疑,我的朋友便成我重要的支持泉源;所以我覺得(我的社交生活)很精彩。」他說。

Hodzi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世界文化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有機會在著名大學停駐長達三個月,例如他就到過中國北京人民大學、瑞典烏普薩拉的北歐非洲學院和美國波士頓大學的非洲研究中心;其中去年在波士頓,他更推出了第一部著作-《中國在非洲不干預政策之終結》。

Hodzi的博士後研究撥款在今個暑假後就要完結,但他回顧自己在中非安全關係、中國外遊非洲旅遊業和中國在非洲的發展模式幾個範疇的研究成果時,感到無比驕傲。他也設計和教授了三個課程。

身為資歷豐富的研究員,Hodzi說他在修讀博士生期間,獲聘為香港浸會大學的高級研究助理。這職位的工作也跟他的博士研究相關。此外,他在第一年已開始撰寫論文,每天寫出約五百字。

「早點開始寫論文,其後的壓力便會較小,我也可花多點時間放在其他可以幫助我博士研習的項目上。我的想法是:早點寫,每天寫!」他補充說,博士後的職位空缺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取得博士學位外,或許還要多發表幾篇論文。

「還有,讀博士時最好就開始想清楚完成博士後想如何走。如果有志繼續在學術界發展,手上就要預備好研究計劃。」他建議說。

回望過去,Hodzi覺得在這個真正國際化之地,他學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多元的力量」-學生、學者和行政職員是一個團隊,互相支援,互相砥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