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ite Background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篇章

近年本研究部致于研究及推广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至今累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我们深信非遗对香港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精选部份研究成果整理成简短篇章,希望藉此提升学生及市民大众对非遗的兴趣,从而达至保育及活化香港的非遗。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6年正式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随即对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入普查及公众谘询与讨论,并于20146月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当中包括480个非遗项目。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篇章

 

扎作技艺

扎作制成品是由竹、竹篾、纱纸及绢布等物料扎成的立体结构,经上色和组装而成。扎作技艺源远流长,扎作工艺品在不同年代各有盛行,而且在香港流传甚广,常见于传统节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扎作技艺篇章

 

长衫制作技艺

长衫是一种女装袍服,其制作要求衫身合一,强调针法。长衫设计多变,适合女士在各种场合穿着,一直深受女性喜爱,于1950-60年代在香港尤为兴盛。

 

长衫制作技艺篇章

 

剪纸技艺

剪纸为中国北方的地方传统手艺,而在香港更是一门艺术。剪纸技艺以阴剪和阳剪为主,不同的镶空技巧使作品形式千变万化,作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在不同时代受到民众喜爱及广泛使用。

 

剪纸技艺篇章

 

木家俱制作技艺

传统木家俱制作只以榫卯接合,不使用钉及螺丝,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代。香港的木家俱制作以中式家俱为主,1960-70年代是香港木家俱制作行业的全盛时期;香港亦凭着转口港的优势,把木家俱远销海外。

 

木家俱制作技艺篇章

 

吹糖技艺

吹糖师傅以麦芽糖为原料制作成吹糖作品。吹气是吹糖技艺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他技巧包捏、拉、用模具塑型等。在香港的神诞庙会也可以找到吹糖师傅的身影。

 

吹糖技艺篇章

 

面塑技艺

面塑以蒸熟的面粉为原材料,加入颜料制成不同颜色的粉团,再以之制成不同形态的塑像。面塑最早用作祭祀用途,后来发展至娱乐观赏之用。香港的面塑亦称为面粉公仔,大多以观赏为主。

 

面塑技艺篇章

 

广彩制作技艺

「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原指在广州生产的釉上彩绘瓷器。师傅将花纹图案绘画在白磁上的加工工序,制作过程包括画线、上色和烧瓷等,其绘画的纹式图样丰富多变,色彩艳丽,深受中外人士喜爱。香港也有制作广彩作品,以融合中西文化为特色,远近驰名。

 

广彩制作篇章

 

白铁器具制作技艺

白铁在香港也称星铁、镀锌铁片等,由于它耐用又柔韧,价格廉宜,曾是香港畅销的五金之一。工匠以白铁制作出各种耐用的生活器具,如信箱、面盆及水桶等,成为不同年代市民大众在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器具。

 

白铁器具制作篇章

 

蒸笼制作技艺

蒸笼是蒸制中式食物和点心的工具,以竹为材料。上茶楼是香港市民的日常活动,而蒸笼是茶楼的必需品,故此蒸笼制作行业也曾大为兴盛。

 

蒸笼制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