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ite Background

Publications

出版書目

簡介

香港消防處發展史

《香港消防處發展史(1868-2015)》

2016

自香港消防隊於1868年成立起計,香港消防處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八年歷史。本書闡述香港消防服務歷年的發展過程,在百多年間服務、架構、制服、車輛、裝備等方面的演變,亦讓讀者從中窺見一個不斷進步的香港社會。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我們能夠深入了解消防及救護人員如何勇於克服挑戰,應對各類事故,以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本書亦收錄不少鮮為人知的消防小知識,增添閱讀趣味。

黃竹坑故事

《黃竹坑故事—

從河谷平原到創協坊》

2015

本書主要以黃竹坑的工廈活化為主題,同時講述了黃竹坑發展的歷程。結合口述與文獻資料,本書以八個關鍵詞組織全書內容,分別是河谷平原、古村落、早期建築、工業區、公共房屋、休憩與娛樂、商貿區及活化工廈。順著這八個關鍵詞,讀者就能由黃竹坑的遠古年代一氣呵成地走到今天:先從地理環境與古老聚落入手了解早期建築的時空背景;然後認識黃竹坑工業區、公共房屋及休憩與娛樂設施之間的互動發展;最後看到黃竹坑如何在開闢商貿區及活化工廈的政策下注入新動力。

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戰犯審判紀錄及其研究》

2015

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裏,日軍在香港所犯的暴行罄竹難書,當中最為惡名昭彰的是憲兵隊。

本書記載了十個足以概括日軍暴行的檔案,展開翻譯和個案研究。日軍暴行所涉及的主題包括:十八日戰爭、香港憲兵隊及分隊、深水埗戰俘營、赤柱監獄,以及銀礦灣慘案等。此外,還根據軍事法庭檔案的線索,重訪涉案地方,找到日軍暴行的親歷者和他們的後裔,通過訪談核實和補充檔案資料,撰寫成十個專題報告,重現相關案件的細節。

本書通過這些翻譯軍事法庭的紀錄和專題報告,藉以展示日軍在香港干犯的暴行,重現香港日佔時期歷史的片段,以為後來者鑑戒。

連麻坑村志 

《連麻坑村志》

2015

《蓮麻坑村志》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部村志,由香港史專家劉蜀永教授和文史工作者蘇萬興先生主編。
《蓮麻坑村志》按照地方志編修體例,系統介紹深港邊境客籍村莊蓮麻坑的自然和社會狀況,包括自然環境、建置沿革、人口、宗族、政治、軍事、經濟、教育、體育、文物古蹟、民間習俗、人物、海外鄉親、大事記、藝文等。該村志有助讀者深入了解香港史、新界史、中港兩地關係史、華僑史和客家文化。
《蓮麻坑村志》在香港第一次根據檔案系統地揭露日軍在一個村莊的暴行;第一次為一個村莊眾多人物立傳;第一次大量將手抄的鄉村文獻「帖式」整理公諸於眾。該村志是較早介紹新界鄉村土地與農業狀況的中文書籍,也是較早介紹新界村民移居海外情況的中文書籍。

天空下的傳奇 

《天空下的傳奇—

從啟德到赤鱲角》

2014

自1920年代起,航空交通就與香港結緣;從啟德機場,到現在的香港國際機場,其發展已近百年。本書分為上、下兩冊,為讀者全面審視這段跨越世紀的機場歷史。上冊從宏觀角度探討香港機場的發展軌跡,並歸納出機場與香港社會經濟的關係,以及管理人員的核心價值。下冊是機場的集體回憶,透過36個口述歷史故事和多張市民大眾收藏的機場圖片,展現社會大眾對「兩代機場,一脈相承」各個層面的記憶與印象。

本書參考大量歷史檔案及官方刊物,填補我們對於機場的興建、管理、發展、以至機場對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的貢獻等知識空缺,極具參考價值。

沙士中的廣華

《危情百日—沙士中的廣華》

2013

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疫情,奪去近三百人的性命。廣華醫院接收了香港沙士疫病的源頭病人,以專業的技術和無畏的精神救治病人,成功渡過沙士肆虐的難關。此外,東華醫院亦派出中醫專家,致力協助廣華抗疫。

本書運用口述歷史的框架,訪問40位東華三院,尤其是廣華醫院當年對抗沙士的前線和後勤人員,藉著重塑沙士的歷史片段,紀念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以及發揚東華三院善與人同的精神。

香港華人菁英的冒起

《香港華人菁英的冒起》

2013

本書是劉智鵬教授《香港早期華人菁英》的續篇,《am730》「香港人香港史」專欄的第二次結集,共介紹了76位二十世紀初香港社會舉足輕重的領袖人物。

二十世紀初的香港充滿機會,不少華人憑著毅力和決心,奮力拼搏,從英國人的視界中冒出頭來,成為社會菁英,為香港也為國家作出重要的貢獻。他們那份自強不息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

陳有慶傳

《僑通天下—陳有慶傳》

2012

陳有慶先生作為華僑之光,不僅協助居住國建設經濟及改善社會,亦為支援祖國建設及繁榮香港作出奉獻。他在營商之餘,身兼多個社會公職,以其家族在海外的影響力和寬厚的平台,積極拓展華人華僑合作的網絡,凝聚族群力量。

本書介紹陳有慶先生的成長及從商歷程,同時列出他對祖國和家鄉的貢獻,為後世借鑒,帶領更多海內外華人華僑,續寫華僑之子的新篇章。

屯門

《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屯門》

2012

屯門早於唐代已被載入史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其中一個中繼點,在中外交通歷史中舉足輕重。1973年,屯門正式成為新市鎮,卻變成港九居民眼中發展滯後的山區荒地。現今,屯門已是香港新界西北部的核心社區,掌握鄰近內地的地理優勢,加速發展。

本書以不同主題分章敘述屯門從古到今的發展,考證屯門歷史、名勝遺跡、與辛亥革命的淵源、達德學院的風波、屏山機場計劃始末,以及屯門新市鎮的發展,令讀者對屯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感受。

侯寶璋家族史增訂版

《侯寶璋家族史(增訂版)》

2012

侯寶璋教授是中國近代病理學的先驅者,曾任香港大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十餘年,後又接受周恩來總理邀請,出任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他的愛國情懷、科學探索精神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其家人、同事和學生影響甚深。

本書詳盡介紹了侯氏家族中六位重要成員——侯寶璋教授、侯健存教授、侯競存博士、侯勵存醫生、彭文偉教授和陳煥璋醫生,他們在病理學、解剖學、傳染病學等領域卓有成就,為中國和香港的醫學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是次增訂對2009年的初版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加入侯競存博士和陳煥璋醫生生平事蹟的專章,並收錄了六篇侯寶璋教授撰寫的中醫史及病理學論文。

香港達德學院

《香港達德學院—

中國知識份子的追求與命運》

2011

達德學院是在中國內戰的背景下由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合作在香港的屯門建立的一所大學。學院的教育理想是以自由研究的精神,建立一所新型民主大學。 學院羅致了不少知名學者到來任教,例如鄧初民、侯外廬、沈志遠、千家駒、許滌新、黃藥眠、胡繩、鍾敬文、翦伯贊等。又經常邀請名人作專題講座,包括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柳亞子、沈鈞儒、喬冠華、郭沫若、茅盾、夏衍、曹禺、臧克家、黃谷柳等。

這所高等院校從1946年10月創立到1949年2月結束,只有短短的兩年零四個月,培育了約一千名學生。很多學生其後都在不同領域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以至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達德學院在中國當代革命史、香港教育史以及中國教育史上佔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本書通過對達德學院的原始文獻、師友的訪問記錄,以及政府檔案的研究,為這所被各方刻意遺忘、湮沒的新型民主大學短暫而光輝的歷史,整理出一幅真實而清晰的歷史圖象,掃除有關達德學院的各種迷霧。

香港早期華人菁英

《香港早期華人菁英》

2011

本書是劉智鵬教授在《am730》「香港人香港史」專欄的結集。合共介紹了三十多位在十九世紀後期對香港政治、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華人菁英。

本書的主人翁出身各異,卻共同走進十九世紀後期的香港,為個人也為社會,為香港也為國家,做出令人欽佩的成就。當年和今日之間雖然相去百年,但香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應有變;香港早期華人菁英的經驗,肯定值得今日的香港人借鑒。

屯門的宗教及廟宇

《屯門的宗教及廟宇》

2010

屯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轄下。 屯門區文物工作小組委託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為《屯門的宗教及廟宇》一書進行研究,並由工作小組編纂成書,搜羅屯門區內30個宗教地點,詳盡介紹各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創辦宗旨、發展歷史和建築藝術特色,旁徵博引,追本溯源,讓讀者不僅能從敘述中窺見屯門區的古今宗教面貌,亦可領略建築與歷史和文化藝術的巧妙融合。

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

《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

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

2010

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落成的蘇屋村,是香港典型的公共屋村,雖然正在進行清拆,但卻留下了無數家庭的集體回憶,也見證著香港基層的奮鬥故事。本書通過對24位曾在蘇屋村居住及長大的居民的口述故事,包括謝偉俊、林嘉華、黃家強、張楚勇等,去共同回味一段段充滿人情味的公屋生活史,並由此展現香港公屋歷史發展的縮影。

香港有高達47%的人口是居住在公共房屋內,居民在公屋內居住往往超過三四十年,經歷兩至三代,在朝夕相對、共同生活的空間裏,孕育出獨特的「屋村」文化。本書便是「屋村」文化的真實記錄,讓大家重溫昔日香港人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再現當日香港的和諧社會。

書中訪問在蘇屋村長大的名人包括黃家強,談及跟其哥哥黃家駒在村內一起夾Band的日子;謝偉俊重述在蘇屋村經歷的由童年成長至青少年的黃金歲月。當年的小孩,今天已成為壯年,蘇屋村成為這些家庭的成長搖籃,也見證著香港基層的奮鬥故事。

中英街記憶

《潮起潮落—中英街記憶》

2010

本書由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劉智鵬博士主編。書中通過24位原居民和知情者的口述歷史,揭開中英街和沙頭角禁區的神秘面紗,向讀者講述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生活和管治的情況。內容涉及歷史沿革、日治時期的苦難與抗爭、偷渡潮、「六七暴動」邊境衝突、中英街的繁榮與衰落等。口述記錄中包含許多曲折的故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可讀性。

香港與華南歷史地圖藏珍

《從圓方到經緯—

香港與華南歷史地圖藏珍》

2010

古地圖不但是收藏家樂於鑒賞的珍品,也是人們打開歷史之門的一把鑰匙。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無不嘗試將周遭的地理環境劃於平面的物體之上。隨著人類四出探索未知的世界,人們將其所走過的每一段路程,幾乎都繪製成了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地圖。收藏及研究古地圖是了解人類歷史足跡的一條捷徑。

本書蒐羅中外古地圖60多幅,按主題、時序分類,串連成一個鮮活的人類探險故事。香港與華南地區雖然位於中國的南部邊陲,卻是西方人來華最早抵達的地方。昔日的先輩為這個地區所繪製的地圖,現在已成為了人類寶貴的文化資源,絕對值得人們再三細味,予以珍藏。

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

《拓展界址—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

2010

本書是香港地方志系列的第二本書籍,由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博士主編。

本書從政治、行政、土地等角度檢視英治新界早期歷史的基本面貌。書中臚列的英國政府租借新界的幾份重要文件的中譯本,為讀者探索新界歷史提供了便捷的原始參考資料。

侯寶璋家族史

《侯寶璋家族史》

2009

本書核心人物侯寶璋教授是中國近代病理學的先驅,曾任香港大學病理系主任十餘年,後又接受周恩來總理邀請,出任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他的愛國情懷、科學探索精神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其家人、同事和學生影響甚深。

此外還介紹了侯寶璋家族中卓有成就的病理學家侯健存教授、侯勵存醫生和傳染病學家彭文偉教授的傳奇經歷。本書由劉智鵬博士及劉蜀永教授編著,並由和平圖書有限公司出版及發行。

香港問題談判始末

《香港問題談判始末》

2009

本書不但廣泛採用已出版的有關香港問題談判的中英文研究成果和回憶錄等,還使用了中國外交部的珍藏檔案,並有筆者採訪事件親歷者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姚廣和禮賓司司長唐龍彬,以及國務院港澳辦顧問王匡等的口述歷史資料。

本書採用讀者所喜聞樂見的紀實文學風格來寫作,可讀性強;所述史實經過作者和“香港地方志系列”主編反覆核對與考證,準備可信。閱讀本書對讀者理解和處理當下香港社會面臨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亦會有一定的幫助。本書由陳敦德先生編著、中華書局出版及發行。

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吞聲忍語 ─

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2009

十八天的戰事,改變了香港的歷史;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改變了很多香港人的一生。 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老一輩香港人而言,那段苦難歲月的種種生活情景,仍是記憶猶新。

本書由劉智鵬博士及周家建先生編著、中華書局出版及發行。藉著17位幸存者的回憶,如實將日治時期香港人的生活片段展現在讀者眼前。第一部分主要依據各種文獻資料,圍繞日治時期香港的糧食供應及其他生活面貌,講解分析,嘗試勾劃出當時香港的民生概況。第二部分為17位受訪者的口述故事,藉他們的經歷發掘歷史的側面,活化歷史,為讀者提供更加真實的歷史記錄,亦可彌補文獻記載之不足;讀者可以跟隨口述者的個人感受,進一步了解和體會香港近代史上滄桑的一頁。

簡明香港史

《簡明香港史》(新版)

2009

《簡明香港史》(新版)由劉蜀永教授主編,對1998年初版的版本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補充和修訂,並經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及發行。

本書涵蓋史前至1997年的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和最系統的香港史中文著作,條理清晰,簡明易懂,適合對香港史感興趣的人士以及學界閱讀,並可作為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和獨立專題探究的參巧用書。

新安縣志

《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

2007

香港位處南海之濱,既遠離朝廷,亦非國防重鎮,因此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引起史官的注意。 要了解香港的古代面貌,就只能依賴地方志。 歷史上與香港有關的地方志有數種,然而論與今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係最為密切的方志,則非《新安縣志》莫屬。 《新安縣志》除了記錄新安縣的人、事、地、物,也保留了不少重要的地方文獻,對重構香港的歷史有重大的幫助。

「《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是《新安縣志》的選編本,經由本書作者劉智鵬博士及劉蜀永教授,將縣志中有關香港的史料輯錄出來方便讀者利用,並由和平圖書有限公司出版及發行。

屯門歷史與文化

《屯門歷史與文化》

2007

本書是屯門區議會委託本部編寫的關於屯門歷史的讀物。 屯門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域,自唐代至明清兩代一直是香港與中外交通的樞紐,地位舉足輕重。

為了照顧市民大眾的閱讀興趣,書中適量加入了歷史文獻的引文,並附上簡要的註釋,以期於可讀性及學術性之間求取平衡,並經作者劉智鵬博士將資料編寫成書,由屯門區議會出版及派發。

屯門風物志

《屯門風物志》

2003

屯門是位處新界西北的一個新市鎮,但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一處地方。 近年在屯門的龍鼓灘、湧浪和掃管笏發現了好幾處出土文物和古代生活的遺址,說明了屯門一帶地方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有少數人口聚居。

《屯門風物志》是屯門區議會康樂文化委員會 ─ 屯門區文物工作小組,委托本部進行的之『屯門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的一部份,並經作者劉智鵬博士將資料編寫成書,由屯門區議會出版及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