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revolution’s impact on sustainability goals

数字革命助力可持续发展

Applying science and AI to the challenge of carbon capture

今年6月在曼谷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热切关注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一场高规格的专家讨论会聚焦这一主题,探讨了各地区的创新方案和全球经验,以及数字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当前挑战。

 

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西安有色金属勘察研究院绿色碳研究所总工程师刘杰博士,岭南大学跨学科学院院长、讲座教授陈曦教授,西北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朱亮亮博士,以及朱拉隆功大学综合创新学院教授兼CSII社会创新实验室主任Sawaros Thanapornsangsuth博士。岭南大学跨学科学院助理教授肖航博士主持了讨论。

 

专家们就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科学进步和公衆意识提升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当前形势迫切需要在开发高效能源材料和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采取更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令人鼓舞的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材料和系统设计领域已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Applying science and AI to the challenge of carbon capture

这些进展一方面为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储存能力提供了巨大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直接从空气捕获二氧化碳(DAC),幷在农业和各种工业流程中利用二氧化碳,为实现"碳循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陈教授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加速发展,使技术在可持续循环方面得到更广泛、高效的应用。" 

 

这里提到的循环包括碳、水、能源和材料循环。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优化传感器布置,以更好地管理废水、监测水质、追踪污染物、确定污染物流向幷评估潜在风险。在碳排放方面,可以利用无人机绘制特定区域的实际排放图,收集整理数据,推动大型发电厂和化工厂采取更多减排措施。其他应用还包括追踪汽车、飞机等分散排放源的二氧化碳,幷确定改进的方式和地点。

 

陈教授总结道:"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协助我们分析数据,还能预测科技发展趋势。" 

 

朱博士指出应用人工智能面临诸多挑战,强调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加速进步的最佳途径,尤其是在交通和智慧城市等涉及衆多利益相关方的领域,取得适当成果将极大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Thanapornsangsuth教授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她认为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创新不仅为了盈利,更肩负着促进健康、社会福祉或缓解气候变化等重要使命。

 

她说:"我们非常鼓励动手实践、设计思维和深入社区,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幷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我们有一个小组的项目是在泰国各地寻找回收商店,利用科技提高回收效率。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的核心技能,我们相信学生需要深入问题核心,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刘博士介绍了中国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交叉领域的工作。他指出,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等行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幷举例说明了电动汽车制造、能源储存、余热回收、碳捕获和天然气净化等领域的发展。

 

陈教授补充道:"然而,这些新发展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例如,有报道称地球上的锂储量无法满足像东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的储能需求。因此,电动汽车産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采矿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