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好像一场打怪兽的游戏,当中有很多级别的关卡,中途会令你怀疑自己、甚至想放弃。但每次过关后,感觉到球技进步了,便会更加努力钻研自己的技术。

袁泳琪

袁泳琪,中国香港轮椅乒乓球运动员,于2023/24学年透过「顶尖运动员直接入学计划」入读岭大动画及数码艺术(荣誉)文学士课程一年级。她患有俗称「玻璃骨」的成骨不全症,更接受过矫形手术,自小对进出医院并不陌生。然而疾病没有磨蚀她对乒乓球的热爱,过去的艰辛成就今天坚毅不屈的泳琪,近年她于国际赛事屡获奖项,包括2019年IWAS世界运动会残疾人乒乓球女子TT1-5级单打公开赛铜牌、2023年IWAS世界运动会女子 WS4 级单打铜牌及混合 XD10 级双打铜牌。

「乒乓球是一项变化比较大的运动,由一开始手脚不协调,到慢慢进步,再到成功与人对赛。这个进步过程,就是吸引人的地方。」谈到近来最难忘的比赛,泳琪分享:「没有预计到能在2023年世界运动会上获得混双铜牌,因为对手很强劲,有一些更是经验丰富的前辈,而我跟拍档只是新人而已。」喜出望外的胜利,推动她积极向前,每次出外比赛看到对手实力提升,也会激励她加倍努力,追赶其他选手的节奏。

 

挑战自己并不限于球场上,泳琪本年度亦在校园开展人生新一章。她从小爱看动画,选读动画及数码艺术课程的契机,原来与姐姐有关。「我的姐姐修读电影系,同时选修动画,我在一旁看到她制作小动画的过程,觉得很有趣。这一科既不是死背书的科目,学习方面我也不会受身体状况限制。」乒乓球桌上她技术娴熟 ,而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的2D动画制作,她笑言:「只是制作20秒的动画,背后就需要做一百多张图片,是一个有趣又痛苦的过程。」

 

作为大学新鲜人,泳琪的日程相当紧密,除了应付每星期四天的训练外,还要兼顾学业。她表示岭大对运动员的支援很有帮助,例如可以提早选课,让运动员因应训练时间安排上课时间表。她更感谢教练的鞭策和队友的鼓励,「专心一意地训练时,其实是我的放松时间。」 
 

路是自己走,你放弃与否,别人一定无所谓。一想到如果在这个时刻放弃,实在太可惜,所以就咬着牙继续走下去!

袁泳琪

泳琪以自身经验勉励大家,遇上「樽颈位」时,不妨回望自己付出了的努力和汗水,把不甘心化作动力。「人要有目标,不然就会整日浑浑噩噩。」泳琪决心这一年竭力训练,期望于2025亚洲青年残疾人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取好成绩,亦盼日后在动画及数码艺术方面学有所成后,说不定有机会和姐姐一起追寻创业梦。